足球资讯

宫鲁鸣赛后反思,暴露女篮4个问题,杨毅评论:队伍缺“田中心”

发布日期:2025-08-08 12:21:36 点击次数:104

中国女篮亚洲杯半决赛输给日本队9分,赛后主教练宫鲁鸣抛出四个问题:集训周期短、基本功差、执行力弱、新老交替阵痛,并宣布8月18日启动两月封闭集训。 但篮球评论员杨毅一针见血:“三大中锋也救不了落后篮球,中国女篮缺的是‘田中心’”。

更尖锐的是,宫鲁鸣的集训计划直接截胡了11月9日开打的全运会,四川等争冠球队的主力被抽调,地方队教练直言“仗还没打,兵被带走了”。 球迷的怒火与质疑,正撕开中国篮球最深的伤疤:是亡羊补牢,还是抱残守缺?

宫鲁鸣总结亚洲杯失利时,强调“新阵容磨合不足”:集训仅三个月,球员基本功参差不齐,小组赛虽三连胜但半决赛遇日本即崩盘。

关键数据印证短板:外线三分23投仅6中,而日本队田中心单节三分5中5轰下21分,全场日本三分34中16,仅这一项净胜中国队30分。

为“弥补不足”,宫鲁鸣要求8月18日至10月18日集训60天,11月9日全运会开幕前10天才放人。 四川女篮成最大受害者:李梦、刘禹彤、李缘等核心均被征调,而四川是上届全运会冠军热门。 地方队教练匿名吐槽:“马上打仗,士兵被抓去练新兵营,这仗怎么打? ”

宫鲁鸣的“四问”回避了关键矛盾:战术僵化:坚持“双塔”战术导致攻防节奏割裂。 半决赛中,张子宇因折返跑体能透支,被迫弃用;而日本队利用挡拆将韩旭调离禁区,底角三分被反复击穿。

部分后卫不信任张子宇,无视其要位手势;李缘手感冰凉却占20%球权,王思雨高效贡献19+7+7反被压缩至20分钟。

中国女篮坐拥“移动长城”:2米26的张子宇、韩旭的灵活策应、李月汝的篮下强攻。 但杨毅直言:“这是顶级落后篮球! 现代篮球胜负手是三分和空间,我们还在用20年前的打法。 ”本届亚洲杯四强中,中国队场均三分出手最少、命中率最低,而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均超38%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日本19岁后卫田中心(1.72米)成为现象级球员:半决赛对中国:首节5记三分独砍21分,全场27分;决赛对澳大利亚:再砍21分,关键球冷静如“冷面杀手”。

反观中国外线:李缘三分命中率不足30%,杨舒予攻防失序。 杨毅点破本质:“田中心是日本体系流水线的产物,我们却连‘生产线’都没有。 ”

中国青训长期“以身高定天赋”:基层教练选材先量身高,1米8以下后卫难入梯队。 而日本从U12梯队开始强化挡拆、三分和无球跑动,田中心高中毕业即无缝衔接国家队。

中国女篮后卫在WCBA联赛过度依赖外援持球,本土球员关键球能力退化半决赛末节追至81:78时,连续三次失误葬送翻盘希望。

宫鲁迷信双塔威力,却忽视数据警示:防守端:韩旭防挡拆移动迟缓,张子宇受限于体能仅撑19分钟;

进攻端:67%进攻由双塔终结,但受助攻率不足40%,沦为低效单打。日本队针对性放空外线,收缩联防,中国队三分机会多却投不进,张子宇抢下7个前场板,因外线无人接应,二次进攻转化率仅44%。

宫鲁鸣以“纪律问题”弃用李梦,直接导致外线火力真空。 当日本队包夹内线时,无李梦的持球突破破局,全队仅靠韩旭硬凿,失误飙升。

半决赛中多次出现争议场景:张子宇卡住深位要球,后卫选择强投三分;李缘失误后摊手抱怨队友。 教练组未及时干预情绪,放任矛盾发酵。

大运会女篮教练李笋南率“临时拼凑”的球队,两周半集训即连胜美国、日本夺冠。 而宫鲁鸣带集训三月的主力输日本,球迷呼吁“换李笋南”的声浪高涨。

各省体育局不满国家队“截胡”:四川、广东等争冠球队失去主力合练时间。 有地方官员质问:“若全运会成绩滑坡,责任谁担? ”

宫鲁鸣计划通过60天集训“重组阵容”,淘汰部分老将,提拔大学生球员。 但质疑接踵而至:时间矛盾:10月18日集训结束,11月9日全运会开幕,地方队仅20天磨合;

理念争议:强调“强化基本功”却未提及三分战术革新,被批“用20世纪方法打21世纪篮球”。

杨毅的论断此刻尤为刺耳:“没有田中心,再高的塔也是空中楼阁。 ”当日本女篮用三分球写下现代篮球答案,中国女篮的反思却困在旧时代的迷宫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