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

刘禅的水平到底如何?在历代皇帝中居于中游,并非昏庸之主!

发布日期:2025-08-09 04:26:16 点击次数:135

蜀国后主刘禅,一向被认为是昏庸的君主,上千年来一直被世人嘲笑。

他创造了一个成语:乐不思蜀,还贡献了一个俗语:扶不起的阿斗。

因为他在兵临城下时投降,后人将他移出了成都的昭烈祠,认为他不配享受香火。

那么刘禅真的有这么昏庸无能吗?我认为刘禅被大大的低估了。

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,至少有一大半皇帝比不过刘禅。

相比同时代的几位皇帝,如司马炎、孙皓等,刘禅也是胜出的。

刘禅的评价如此之低,有一大半原因在于,他是个亡国之君。蜀国亡在他手上,还是刘禅主动开门投降,这为他招来了很多骂名。

可是我们仔细想一想,如果把刘禅换成其他皇帝,有谁能挽救蜀国灭亡的命运呢?

我认为,只有少数开国君主,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。

因为刘禅手上的牌实在太差了,蜀国的国力,与魏国相比,实在是太弱了。而东吴,又是个带不动的猪队友,不卖队友就不错,实在出不上什么力。

蜀国国力弱也就算了,人才也不像魏国那么多。

一矿打九矿,想不输很难。

我想来想去,只有刘邦、李世民、朱元璋这种自己很能打的雄主,才有可能带领蜀国战胜魏国。

换做其他皇帝,很难。

汉武帝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一代天骄,他在位时,汉军北逐匈奴,立下不是功勋,让北境和平了很多年。

可是,汉武帝能做出这样的功绩,建立在大汉国力强盛、人口繁庶的基础上,就算这样,汉武帝还把天下百姓折腾得不轻。

给汉武帝一个蜀国,怕是会提前折腾亡国。

秦始皇被很多人赞为千古一帝,消灭六国,一统天下。可是秦始皇的伟业,也不过是“奋六世之余烈”。秦始皇前面的六代君王励精图治,让秦国成为天下最强的国家,甚至强过其他六国之和。

如果让秦始皇做了季汉皇帝,怕是他也束手无策。

刘禅被骂,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诸葛亮太强了。

诸葛亮是天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他最后一次北伐,面对魏国已经打出了优势,在五丈原站稳了脚跟。

如果不是诸葛亮英年早逝,三国历史的结局,还真不好说。

诸葛亮北伐取得的成绩,给了很多人一个错觉,认为蜀国与魏国势均力敌,结果被刘禅给玩没了。

但事实上,强的是诸葛亮,不是蜀国!没有了诸葛亮的蜀国,真的很难完成“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”的梦想。

刘禅能领导蜀国坚持那么久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
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李煜,他也是亡国之君,但是他手下没有诸葛亮,所以大家清楚地认识到,南唐肯定打不过北宋。所以很多人都对李煜寄予了同情,尽管李煜的治国水平比不上刘禅。

那么刘禅的真实水平到底怎么样呢?

我认为他满足了一个优秀君王的下限,如果他是大一统时代的皇帝,绝对会被评价为“仁君”。

大家可以思考一下,皇帝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?

是雄才伟略吗?

其实不是。

一般来说,上一任皇帝再能生,也不过十几、二十个子嗣,少的可能只有几个孩子。

想从这些人中,挑出具有雄才伟略的治国奇才来继承皇位,可能吗?

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所以,皇帝不需要有多高的才能,但他必须能用好有才能的臣子!

在这一点上,刘禅做得不错。

对于诸葛亮,刘禅能给予完全的信任,将军政大权全都交给了诸葛亮,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。

诸葛亮让刘禅重用的人,刘禅也全都重用了。

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里说董允是贤臣,刘禅就真的乖乖听董允的话。

刘禅曾经想扩充一下后宫,选一些民间美女进宫。这一想法被董允否决了,他说,古代天子的后妃数目不会超过十二,现在你已经有十二个妃嫔了,不应该再增加了。刘禅果然没有增加后宫。

刘禅很少杀大臣,这在封建时代非常难得。刘禅只杀过两个大臣,基本都是自己作死,一个诬陷太后给刘禅拉皮条,一个说诸葛亮的坏话。

历史上多少名臣名将,因为皇帝爱猜忌,留下了令人遗憾的故事。如果赵构换成刘禅,岳飞就不会被十二道金牌召回,也不会冤死风波亭了!

在用人方面,刘禅绝对超过了历史上大部分皇帝!

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说:

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

可是,姜维是刘备死后才投降,没有受过先帝的殊遇,却也对蜀国如此忠心耿耿,甚至在刘禅投降、蜀国灭亡后,还不惜以身入局,要让季汉“幽而复明”。

显然,姜维报的是刘禅的殊遇。

看来在这一点上,刘禅继承了他父亲刘备的能力。

在刘禅的领导下,蜀国上下一直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真与坚持,为了光复汉室不懈努力,不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。

诸葛亮死时,整个家族只有八百株桑树,十五顷薄田,用来供养子弟的衣食,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财产。

到了蜀国后期,姜维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:

姜伯约据上将之重,处群臣之右,宅舍弊薄,资财无馀,侧室无妾媵之亵,后庭无声乐之娱,衣服取供,舆马取备,饮食节制,不奢不约,官给费用,随手消尽。

如果没有刘禅做出表率,可能吗?

如果刘禅骄奢淫逸,下面的臣子还能保持着理想主义的人格与精神吗?

绝对不可能。

刘禅也有确定,他的才能确实平庸,性格也软弱了一些,他执政后期也懈怠了。但这些都情有可原,他做了四十年皇帝,任何一个皇帝在位这么久,都会懈怠,更何况蜀汉后期根本看不到希望。

作为一个皇帝,刘禅是合格的。

蜀汉之亡,不能怪他。

刘禅为后人诟病的另一点,是他说出了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,一点都不怀念故国,显得没心没肺。

不过这也不难理解。

可能他做安乐公的日子,确实比他做皇帝时要快乐。

因为他终于不用再背负兴复汉室的责任,也没有人再约束他后宫的数量了,他终于可以纵情欢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