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又被美国放了鸽子。
本来一大批武器装备已经送到了波兰,导弹、炮弹、拦截弹,就等着装车进乌克兰。结果美国忽然下令,东西全都掉头往回拉。这操作,活生生把泽连斯基的希望从锅里夹了出来,原地变回了一盘生肉。
这不是美国第一次,单是最新这一次,白宫和五角大楼亲口确认:再次暂停对乌克兰的部分军援。先是6月,2万枚反无人机导弹被美国直接转送以色列;如今又是一大箱“爱国者”“地狱火”“毒刺”等一拨高精度货物,成了过路财神。要是记账,泽连斯基这笔账单只会越来越长。
美国多少有些嘴硬。解释很简单,“美国利益优先”,还说这是为了推动结束俄乌冲突,毕竟“向基辅提供的武器越少,特别军事行动就能越快结束”。佩斯科夫的表态,倒是和美国这个理由遥相呼应。俄罗斯巴不得美军援一停,能少打一枪是一枪。谁都知道,乌克兰手里的枪弹大头都靠美国输血。一停下来,局势会变成什么样,俄罗斯心里再清楚不过。
乌克兰外交部急得火烧眉毛,特地把美国大使请来喝茶,还在声明里再三强调“继续向乌交付防务装备的重要性”。乌军高层忍不住摆明:“没有美国弹药,我们会很困难”。这不是普通的为难,是困到墙角打板凳。
外人都能看出来,美国的算盘其实并不复杂。军援暂停表面看是在调整全球政策,避开库存告急,实则更像一种带着威胁的信号。“你要么答应我想要的停火条件,要么就准备过苦日子。”美方甚至早有暗示过,泽连斯基可以选择和平,也可以接着打——但代价是“再战三年直到失去整个国家”。
再说装备库存。美国自开战以来,已经三年多持续消耗自己的军火。前有乌克兰军事补给,后有以色列战事插队,再叠加空袭胡塞武装、卷入伊朗等方向,全球军火花得比流水还快。这时候美国防长拍板,要好好清点一下自家弹仓。结果一清查,“库存紧张”四个字摆上台面。
这和泽连斯基得不到的装备清单有绝对关系。美国暂停的,偏偏都是乌克兰最短缺、最着急、最核心的那一批:数十枚“爱国者”拦截导弹,上百枚“地狱火”,数千发榴弹炮炮弹,无人机克星的反无人机导弹……没有了这些,俄军的“天竺葵-2”无人机想怎么投弹就怎么投弹,乌克兰的后方只会越来越难撑。
再来对比下今年六月那茬。当时美国把准备给乌克兰的2万枚反无人机导弹转送以色列。美方还专门解释,不会立即影响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军队的能力。这话说得太轻巧。实际是什么呢?俄军自六月开始大规模调整无人机和导弹打击方式,后方防空压力瞬间暴涨。一天里近五百架次的袭击,结果乌克兰却发现防空弹药已被美国断供。美方说“不影响”,可乌克兰的损失是真金白银,不是纸上谈兵。
美国国内有自己的小算盘。这一轮断供军援,是为了“把美国利益放在首位”。看得出来,从库存审核到全球弹药流向,每一笔都在算计优先级。美国现在要腾出手去应对亚太局势,也得照顾以色列、伊朗这些热点。精力有限,火力有限,乌克兰的位置自然就往后排了。
这种操作背后的更深层意思,美国显然是要用“断奶”逼迫泽连斯基坐上谈判桌。你不退让,就自己想办法。美国不明说,但泽连斯基已经一清二楚。但这不是冷暴力吗?把煮熟的鸭子拎走给别人,乌克兰只剩干瞪眼。泽连斯基想大声喊冤,但是除了继续喊“请美国送弹药”,别无选择。
俄罗斯这边正偷着乐。《俄罗斯报》三号消息,原本送到波兰为乌克兰准备的军用品,全数掉头拉回美国。俄方的逻辑很直接,装备越少,“特别军事行动”结束得就越快。两头互动很微妙,外面看是美俄配合演戏,里面还有美国在通过调整援乌政策,悄悄打开修复美俄关系的缝隙。对俄罗斯来说,添点油,随时能起火;对美国,因为库存有限,得未雨绸缪,也是现实选择。
对乌克兰来说,这就是“棋子变弃子”的转折点。被美欧扶上桌,如今却发现自己手里的牌被人抽走,想要翻盘,只能换着方式再讨欧盟“再要点弹药”。关键时刻,美国的五角大楼发言人还能轻描淡写地装着没事,“不会影响乌克兰”这类言辞,说出来自己都信吗?
放眼整个局势,这波断供发生在俄军加大后方打击、乌克兰防线最紧张的时候,不能算巧合。美国停下物资,就是在拿乌克兰试探俄罗斯和欧洲的底线。泽连斯基要是一味强硬,结果极有可能就是苦战拖延,结局注定不好看;要是退让,“地主家”的干粮会不会再松口气给一些?
归根到底,美国这一次给乌克兰断供军火,是“优先自己”,也是在摆明对乌政策要重新洗牌。泽连斯基能否顺利熬过这个冬天,已经很难单靠大声喊话。军事、外交、经济,每一步都要为别人做嫁衣,这种无助的滋味,乌克兰现在该是体会得彻彻底底。
未来还会不会有“下一批鸽掉”?美国的算盘,俄方的默认,乌克兰的无奈,注定不会只是今天的新闻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