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市增城区一家早餐店,10天内连续有32人就医,症状相似: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!流行病学调查锁定元凶——看起来白白嫩嫩的河粉!广东疾控中心随即发布预警:这些街坊们钟爱的粉类食品,可能暗藏"硼砂"等非法添加物!
河粉、陈村粉、粿条、濑粉...这些广东人饭桌上的"常客",竟成了健康隐患?这可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实实在在的食品安全警报!
李阿姨家开了30年的肠粉店,生意红火。去年她被查出肝功能异常,医生询问她的饮食习惯后,怀疑与长期接触硼砂有关。"我天天和面,手都泡在水里,哪会有问题?"
李阿姨不以为然。医生告诉她:硼砂可经皮肤吸收,长期接触会累积体内,损害肝脏和神经系统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数据显示,2023年全省抽检的传统粉类食品中,硼砂超标率高达12.3%,问题不容小觑!
张先生常吃路边小店的牛肉河粉,觉得那里的粉特别Q弹有嚼劲,还夸老板手艺好。某天看到新闻报道那家店因添加"硼砂"被查处,才恍然大悟。
正规工艺制作的粉类,口感偏软,若异常筋道且久泡不烂,很可能添加了硼砂或甲醛。广东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显示,含硼砂的粉类食品比普通粉类硬度高约30%,且放置24小时后不易变质。这份"Q弹",吃的可是健康的代价!
陈村粉是佛山的特色美食,王大爷每周必吃一次。有次他发现这粉放冰箱两天还白亮如初,不禁疑惑。正常情况下,纯大米制作的粉类存放时间长了会变硬发黄。粉条若长时间保持白亮、柔软,可能含有漂白剂或防腐剂。
广东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显示,市场上约8.7%的陈村粉检出二氧化硫超标,这是一种常用的漂白防腐剂,过量摄入会刺激呼吸道,诱发哮喘等过敏症状。
"粿条煮得越久越香越有味道",这是很多广东人的共识。可粿条摊主老赵却告诉我:"现在有些不良商家偷工减料,添加香精增香,添加明矾增筋,顾客难辨真假。"正宗的粿条应该是米香自然,没有刺鼻香精味,口感软滑有韧性。广东省食品安全协会调查发现,约15%的市场粿条样品检出人工香精超标,这类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增加肝肾负担。
我在社区开展食品安全讲座时,有居民问:"为什么有些濑粉晾干后还很白?"这问题一针见血!传统工艺制作的濑粉晾晒后呈淡黄色,若过于洁白,很可能使用了增白剂。
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2023年抽检报告显示,近10%的濑粉样品中检出违禁增白剂,这类物质会抑制人体黑色素合成,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异常,甚至损伤肝肾功能。
刘医生是广东省疾控中心的专家,他分享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病例:一位35岁男性,长期在某工厂食堂就餐,3年内肝功能持续异常。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后,调查发现该食堂使用的河粉中硼砂含量超标10倍!
硼砂在人体内半衰期长达10天,长期摄入会在体内蓄积,导致慢性中毒。广东省疾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,硼砂慢性中毒患者中,约62%有长期食用不合格粉类食品的历史。
"广东人爱吃粉,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这口。"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老钟告诉我,不法商贩之所以添加硼砂等物质,主要是为了延长保质期、改善口感。正规生产的粉类产品保质期较短,常温下一般不超过12小时。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议,消费者购买预包装粉类食品时,应查看生产日期、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信息,保质期过长的需谨慎购买。
如何辨别粉类食品是否添加了非法物质?广东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科普材料给出了实用技巧:取少量粉条放入碗中,滴入几滴碘酒或碘伏,若变成蓝色或紫色,说明可能含有硼砂。在家也可用姜黄粉测试:将姜黄粉撒在湿润的粉条上,若变红色,则可能含硼砂。这种简易检测虽不如实验室精确,但作为初筛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。
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,就是观察粉条的韧性。将粉条在开水中煮10分钟,正常粉条会变软,甚至断裂;添加硼砂的粉条经久煮不烂,捞出后仍然挺括有弹性。广东省食品安全协会实验表明,含硼砂的粉条在沸水中煮30分钟后,其硬度仅下降约20%,而正常粉条硬度下降可达60%以上。
如何安全享用这些美食?广东疾控中心建议,尽量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粉类产品,购买时认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号。
自制米粉时,可选择新鲜优质大米,通过延长浸泡时间(8-12小时)提高粉条韧性,传统工艺"三浸三磨"虽然费时费力,却是安全健康的可靠保障。市场监管数据显示,持有正规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粉类产品,不合格率比小作坊低约5倍。
广东美食林立,粉类食品更是一绝。吃在广东,安在广东,健康饮食习惯需要我们共同维护。下次吃到异常洁白、超级Q弹、久放不坏的粉类食品时,请提高警惕!用舌尖上的理性,守护我们的味蕾和健康。再美味的食物,也抵不过一个健康的身体。唯有安全饮食,才能让粤式美食文化代代相传,永续弘扬。
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,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,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。文中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,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参考文献:
1. 《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年度报告》(2023年版),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2. 《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指南》,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,2024
3. 《常见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》,中国预防医学杂志,2023年第5期
4. 《传统粉类食品加工工艺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》,广东食品科学,2024年第2期
5. 《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》,中国食品卫生杂志,2023年第7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