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永信刚倒下,新方丈就被扒个底朝天,他和李冰冰的旧事藏不住了
少林寺这块千年招牌,差点就砸在了释永信手里。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住持,把佛门清净地搅得天翻地覆,最终因为贪婪和私生活问题,把自己送进了高墙之内。
佛门本该是六根清净的地方,怎么就成了某些人敛财渔色的后花园?这事一出,少林寺的名声算是跌到了谷底。
可偌大的一个千年古刹,总不能群龙无首。就在这个风口浪尖上,曾经执掌白马寺的释印乐,接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,成了少林寺的新当家。
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,可这火还没点起来,无数双眼睛就已经盯了上来。释印乐屁股还没坐热,他过往的经历就被网友们翻了个底朝天,一时间各种说法满天飞。
有人言之凿凿,说这位新方丈根本不是什么出家人,还被拍到开着一百多万的豪车招摇过市。
这话一出,大家伙儿都惊了,难道现在当和尚都这么挣钱了?这少林寺是刚走了一个“CEO”,又来了一个“董事长”?
好在,谣言很快就不攻自破。有了解情况的人站出来说话,澄清他根本没碰过什么豪车,平时在寺里最常开的,恐怕就是那台用来耕地的挖掘机。
紧接着,越来越多的人为他发声,说他待人随和,没有一点架子,完全不是传言里的那个样子。
说实话,大家有这种担心,一点也不奇怪。毕竟前任释永信留下的烂摊子实在太大了,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,败光了少林寺在人们心中的好感。
现在想让大家重新建立信任,谈何容易?就算有再多人替释印乐说话,心里的那份疑虑,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消的。
有趣的是,不少网友甚至玩起了“面相学”。他们说,你看那释永信,长得肥头大耳,一看就不是什么善茬。再看这个释印乐,眉目和善,自带一种慈悲气场。
当然,也有人唱反调,觉得他看着有点像江湖大哥,不像潜心修行的得道高僧。
俗话说相由心生,但光看脸识人,未免也太草率了。一个人到底怎么样,还得看他过去做了些什么。这一深挖不要紧,大家才发现,这位新方丈还真是个“扫地僧”级别的人物。
在执掌白马寺期间,释印乐的管理才能就已经显露无疑。他推行了一种叫“农禅制度”的规矩,核心就是“一天不干活,一天就没饭吃”,带着全寺的僧人下地种田,实现自给自足。
在他看来,寺庙就是用来修行的,一旦沾染了太多的铜臭味,那还算什么佛门净地?
所以,他坚决拒绝把“白马寺”注册成商标,更不允许寺里的僧人跑到外面去搞什么商业演出。
去过白马寺的游客,感受可能最深。那里没有乱七八糟的消费陷阱,没人追着你让你买这买那,甚至口渴了还能在寺里讨到一碗免费的茶水喝。
白马寺收到的所有香火钱,要么用来修缮寺庙,要么就用来回馈社会,每一分钱都花在了明处。
从2003年接手白马寺开始,释印乐用了二十年的时间,把这里打造成了一片真正的佛国净土。这份清净和庄严,甚至打动了远道而来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。
那位印度总理踏入白马寺的那一刻,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。寺院管理井然有序,僧人潜心修行,处处都透着浓厚的佛学气息。他越看越满意,当场拍板,决定由印度出资,在白马寺内修建一座印度风格的佛殿。
这可不单单是盖一座殿堂那么简单,它直接促成了中印两国在文化层面的深度交流,意义非凡。能办成这样的大事,足以证明释印乐的能力和格局。
更别提他本身就是佛学硕士,还曾远赴斯里兰卡深造,履历可以说是根正苗红。
可就是这么一位高僧,本人却低调得不行。当隔壁的释永信忙着把自己包装成“佛门CEO”,在全球飞来飞去参加各种高端论坛时,释印乐还在白马寺的田里开着拖拉机。
当少林寺的商业版图已经扩张到餐饮、传媒、文创等多个领域,俨然一个“商业帝国”时,释印乐依旧守着那份初心,维护着白马寺“天下第一寺”的清誉。
那些年,追着释永信跑的明星名人可不少。李湘穿着时髦的黑丝袜去采访他,成龙、刘德华、范冰冰等大牌明星排着队去上香,每一次都让释永信乐得合不拢嘴,恨不得敲锣打鼓昭告天下。
反观白马寺这边,也不是没有明星来过。李冰冰也曾慕名到访,但释印乐只是平平淡淡地与她合了张影,既没有大肆宣扬,更没有借着明星的名气去为白马寺造势。
在他心里,大概就信奉着那句“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”。二十多年的坚守,他真正做到了一个出家人的本分。
如今,轮到他来收拾少林寺这个烂摊子了。面对这个被前任打造成的“商业帝国”,释印乐的行动相当果断。
他上任后,那些曾经站在功德箱旁边,热情地让你扫码支付的僧人不见了。整个少林寺,除了必要的门票,几乎看不到任何强制消费的影子。
那些刻着释永信名字的石碑被悄悄移走,悬挂着的巨大牌匾也被摘了下来。他正在用行动,一点点抹去前任留下的过于商业化的痕迹。
白马寺那套“农禅制度”也被他带到了少林寺,寺里专门划出了一大块地,让僧人们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
寺庙外那些喧闹的商铺,也都被悉数关停,还给了这片圣地应有的清净。
佛家常说“回头是岸”。释永信造孽太深,恐怕是回不了头了。但少林寺这艘偏离航道的巨轮,或许还有机会。
希望在这位新舵手的带领下,少林寺能早日洗尽铅华,重新回归它作为佛门圣地的本来面目。